乳癌為台灣女性好發癌症,根據2015年衛生署公佈之民國102年台灣10大癌症數據,乳癌分別佔全部癌症與女性癌症之第一位,相較於歐美國家,台灣乳癌患者的年齡層分佈較為年輕,對病患的衝擊也因此較大。原發處的乳癌即使因接受藥物與手術達到良好的控制,仍常導致遠端器官,包括骨骼、肺部、肝臟與腦部之轉移。

by PQ Wu



 

尤其在骨骼方面,骨骼是乳癌病患最容易發生遠處轉移的器官。約有25%至40%的乳癌病患併發遠處轉移時,是發生在骨骼。根據文獻,有8%的患者於乳癌診斷時便合併骨骼轉移。(*, **)整體乳癌患者之骨轉移機率,隨不同年代的藥物治療方法,與各研究團隊的診斷方式、納入病患條件之不同,而有相當大的差異。1980年代藉由乳癌病患過世後之大體解剖,發現高達有73%病患併發骨轉移,到現今使用胸腹骨盆電腦斷層(CT-TAP)或資料庫分析發現有6-8%骨轉移。(*, **)相對肺癌而言,乳癌發生骨骼轉移的機會雖然略低,但因為乳癌的發生機率高與整體存活率較長(較高的盛行率),因此乳癌合併骨轉移在臨床上是相當常見的問題。此外,令人困擾的,乳癌的骨轉移可以發生在乳癌診斷後的相當久之後。在原本的疾病已經控制的情況之下,仍有可能在七八年之後,發生骨骼的轉移。

* Role of bone scan in addition to CT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selected for systemic staging. Br J Surg 2016; 103: 839–44. 
** Incidence of bone metastase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 the United Kingdom: Results of a multi-database linkage study using the gener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base. Cancer Epidemiology 2013; 37: 240–6.

 

乳癌併發骨骼轉移之危險因子

 

哪些情況的乳癌病患,較容易發生骨骼的轉移呢?我們可以藉由以下的幾篇研究來了解: 

(一)Cancer Treat Rev,2001年,一篇大規模6000位乳癌病患的研究,容易發生骨轉移的因子包括(*) 
1. 乳癌欺犯局部的淋巴組織。 
2. 原發性的乳癌體積較大。 
3. 乳癌細胞為雌性激素受體陽性( estrogen receptor expression)。 

(二)Breast Cancer Res Treat,2000年,發現下述的情況容易發生骨轉移(**) 
1. 較為『低度』活性的乳癌(low-grade)。 
2. 乳癌癌細胞活性較弱,即細胞分裂情況較較不明顯(S-phase fraction < 5%)。 
3. 合併淋巴組織侵犯大於四顆。(此時會有大於40%發生骨轉移的機會。) 

這裡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,為何乳癌細胞惡性度低,細胞分裂少反而會轉移至骨骼呢?這是因為當細胞惡性度高與活性強時,大多會轉移至臟器(visceral metastasis),而有較差的影響。這也可以說明為什麼乳癌的病患,即使在原發處腫瘤已經獲得控制後多年,仍可能發生骨骼轉移的原因了。 

(三)Cancer, 1997年,指出對於復發性的乳癌患者,會有60%~80%併發骨轉移。(***) 

(四)Oncotarget,2016年,腫瘤細胞表現出HR+/HER2- 或是 HR+/HER2+ 。(****) 

因此,對於符合上述情況之乳癌病患,醫師與病患均應該多警惕骨轉移發生的可能性。

* Prognostic factors for skeletal relapse in breast cancer. Cancer Treat Rev 27:153-157, 2001 
**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: clinical course, prognosis and therapy related to the first site or metastasis.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00; 59. 
***Skeletal complications of malignancy. Cancer 80:1588-1594, 1997 
**** Patterns of distant metastasis in Chinese women according to breast cancer subtypes. Oncotarget 2016 Jun 16. 

 
乳癌合併骨轉移之骨骼相關事件

 
 一旦乳癌患者不幸發生骨轉移,會有約22%~50%的機會會併發『骨骼相關事件(skeletal-related events, SRE)』,對這些癌症病患造成相當嚴重的影響。(*,**) 所謂的SRE即是指病患因為骨轉移而發生 

1. 脊椎神經壓迫(spinal cord compression)。肺癌與乳癌之骨骼轉移,是所有惡性癌症骨轉移中最容易造成脊椎神經壓迫的。 
2. 病理性骨折(pathologic fracture)。 
3. 因為出現臨床症狀(如疼痛)或臨床需要而接受骨頭放射線治療(radiation to bone)或手術(bone surgery)

轉移至骨骼上腫瘤細胞會誘發bradykinin、interleukin-6 (IL-6)、 granulocyte-macrophage colony-stimulating factor 與tumor necrosis factor 等激素而造成病患疼痛,並藉由促進蝕骨細胞(Osteoclast)的生長,來造成局部骨頭結構的破壞(Bone destruction)並導致後續嚴重的病理性骨折(Pathologic fracture)。有關於這部分的詳細說明,讀者可以閱讀以下的連結。

* Natural history of skeletal-related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, lung, or prostate cancer and metastases to bone: a 15-year study in two large US health systems. Support Care Cancer 2013; 21: 3279–86. 
** Natural history of skeletal-related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, lung, or prostate cancer and metastases to bone: a 15-year study in two large US health systems. Support Care Cancer 2013; 21: 3279–86.

 


 
 
乳癌合併骨轉移,何時需要手術?

臨床若發現乳癌發生骨轉移,為了改善肢體疼痛與避免病理性骨折的發生,會端視腫瘤的位置、病患的內科狀況與癒後,來決定是否採用放射線照射、手術或合併來治療。然而我們知道,癌症病患的體力與整體身體狀況較一般人些,因此需要手術的適應症也不同。那何時需要手術呢?詳細的說明請閱讀以下的文章。
 
 
 
肺癌合併骨轉移,如何手術?
 

乳癌合併骨轉移手術,可以依照目的分為兩種方法: 

 

徹底根治 (腫瘤廣泛性切除)

若是為單一骨轉移或預期癒後佳之病患,會將其視為原發性骨腫瘤進行廣泛性切除,以希望可以根治之。

減少疼痛 (腫瘤病灶內切除 )

若是骨轉移為全身多處或是預期癒後較差之病患,則採用病灶內刮除,恢復較為迅速,且手術風險相對較低。

腫瘤廣泛性切除 Wide Resection .

腫瘤病灶內切除 Intralesional Curettage


第一. 若是為單一骨轉移(solitary bone metastasis)或預期癒後佳之病患,會將其視為原發性骨腫瘤進行廣泛性切除(wide resection)與肢體重建(limb reconstruction),以希望可以根治之。 

第二. 若是骨轉移為全身多處或是預期癒後較差之病患,則採用病灶內刮除(intralesional curettage),此外我們會是手術中的情況,考慮是否給予『輔助治療』來減少腫瘤復發的機會。而刮除腫瘤後遺留的骨骼空洞,再用自體骨、異體骨、人工骨或是人工關節來進行重建手術,以希望減緩病患疼痛、避免病理性骨折之併發症。(圖一)但因為病灶內刮除會有相當高的復發率(local recurrence),因此手術後多會配合放射線治療。然而放射線治療會帶來一定的風險,包括傷口的感染、造血能力的下降與周邊臟器的影響。

關於手術的詳細說明,請閱讀我們下面的文章:
 

 
臨床病例


以下的X-ray為一位75歲女士,罹患乳癌多年,發生全身性的骨轉移,併發雙側近端股骨病理性骨折。

(上圖左)右側近端股骨病理性骨折。 (上圖左二)以半人工髖關節作治療。  (上圖右)17個月後,左側近端股骨病理性骨折,並以骨髓內釘固定。
 

總結


乳癌合併骨骼轉移,在臨床上是相當常見的問題。不論是醫師、家屬與病患都應該要有相當高度的警覺心。對於高風險、有骨骼症狀之病患,應給予適當之影像學檢查並評估病理性骨折之風險。若符合手術治療之適應症,則應儘早介入避免後續之併發症。若不需或無法手術治療,則應給予藥物或放射線治療來改善生活品質。另外對於居家環境與病患活動均需特別注意,以避免跌到而造成後續問題!